国内外资料表明,全世界肺癌发病率逐年上升。据美国癌症协会的统计,全美1992年死于肺癌者14万人,占各类癌症死亡人数的28%。我国卫生部门1992年也有类似的统计结果,这年我国城市肺癌的死亡率占恶性肿瘤死亡率的24.43%,居各类癌症之首。
现实提示我们,下大力气攻克肺癌的早期诊断,是关系到人类健康的一件大事。
然而,肺癌的早期诊断一直是个大难题。经病理诊断的肺癌,80%都到了晚期,失去了手术治疗机会。这是因为肺是随呼吸不停移动的器官,给穿刺带来了极大的困难。1886年,美国学者Menctrir首次用肺穿刺术病理诊断肺癌,这以后的100多年来,穿刺术几度发展几度停顿,总未解决定位不准、取材不满意、并发症多而严重等问题。
我对这一问题进行了长达十多年的研究,认为肺癌早期诊断的关键是要找到定型的定位方法和实用有效的定位仪器设备。在此基础上,我历经探索,终于发明了“肺癌早期诊断立体定位仪”。如今,这一仪器已经过5次改进,能对肺部1厘米左右的小病灶实行矢状面、冠状面和体层横断面三平面交叉立体定位穿刺,一次成功率达90%,半小时左右即可完成。应用这种诊断仪,可以有效地避免误将肺癌当肺炎、肺结核治疗,或将肺部良性病变误作肺癌而进行手术治疗的不良后果。我国著名胸心外科专家吴英恺教授主持了对肺癌早期诊断立体定位仪的技术鉴定,全国28个省、市、自治区162家医院推广应用2000余例,效果十分满意。这项研究成果曾获国家发明奖、国家发明专利。
立体定位仪的关键是通过三平面立体交叉定位,确定了人在卧位时病灶所处肺部的深度,克服了传统X光片定位及现代技术B超、CT、核磁共振等单平面检测定位的局限性。专家们认为,该仪器设计精简合理,易学好用,穿刺诊断快速准确,并发症少,安全可靠。
目前,我们在此基础上正与其他单位合作深入开展研究,承担国家“九五”医学重点科技攻关课题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有望将现有的发明成果与当今分子水平的基因检测及计算机综合应用有机地结合起来,为肺癌早期诊断探索出一条更新的途径。